申遗成功!中国茶为何能“底气”十足?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申遗成功!中国茶为何能“底气”十足?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一则喜讯从远在非洲的摩洛哥王国拉巴特传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会议宣布,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时间,这一话题燃爆全网,无数国人为之骄傲振奋。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作为社交联谊、传播文化的精神纽带,在人类非遗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为国“争气”彰显“底气”

东方之饮,惊艳世界。其背后,重重“闯关”之旅不为人知:按照规定,每个国家每2年只能单独申报1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其频次和数量堪称“国考”;按期提交申报材料后,还将迎来“国际大考”,以今年为例,共有来自各国的46个文化遗产项目参评,其竞争压力和成功难度可见一斑。

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是在这样的考验中“杀”出重围:文化和旅游部于2020年11月确定将其作为我国新一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在历时两年的筹备和推进后,它不负众望,作为今年我国唯一申报项目,为国人成功圆梦。

令人欣慰的“争气”背后,是中国茶十足的“底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追本溯源,世界各国引种的茶种,采用的茶树栽培的方法,茶叶加工的工艺,茶叶品饮的方式,以及茶礼茶仪、茶俗茶风、茶艺茶会、茶道茶德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我国传播出去。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发祥地,被誉称为“茶的祖国”,当之无愧。

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简简单单14个字,实则包罗万象,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采茶工在福建武夷山茶园采茶。

百茶“争艳”生活“添香”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堪称我国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共涉及15个省份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认真浏览目录,它很像一部微缩版的“茶叶百科全书”,涵盖六大茶类、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展示了同一品类下中国茶的“千姿百态”:以绿茶制作技艺为例,不少家喻户晓的名茶面孔悉数亮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碧螺春、恩施玉露、都匀毛尖、信阳毛尖等;以黑茶制作技艺为例,既有湖南安化的千两茶、益阳的茯砖茶,又有湖北赤壁的赵李桥茶、宜昌的长盛川青砖茶,还有四川雅安的南路边茶、云南大理的下关沱茶、陕西咸阳的茯茶等。

它同时又像一部平铺延展的“茶叶地图”,展示了同一地域下中国茶的“百花齐放”,仅以福建省一个产区为例,就包含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等多个品类。

它更像一幅活色生香的休闲场景,如同一头扎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赶茶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潮州功夫茶艺,德昂族酸茶、瑶族油茶、白族三道茶等少数民族同胞的多彩茶俗……饮茶和品茶早已贯穿于中国人的“柴米油盐”中,在交友、婚礼、拜师、祭祀等活动中,饮茶都是重要的沟通媒介。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也为多民族共享,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

令大家眼前一亮的是,各项目社区知情同意书签署者也体现了国人在茶领域的广泛参与,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单位、茶业公司、协会、商会、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博物馆、学术团体机构、村民委员会外,还有小学生代表,真正体现了茶在家庭、学校、社区、师徒间的传承,且每个人都能做茶文化的传承者。


△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匠心“传承”筑造“未来”

在申遗成功之后,如何确保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增强传承活力,成为业界关注的重头戏。

文化和旅游部介绍,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早已于2020年12月成立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五年保护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将鼓励传承人按照传统方式授徒传艺,依托中职院校和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巩固代际传承;举办保护传承培训班,加强能力建设;建立研学基地,编写普及读本,开展相关巡展活动,提高青少年的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加强确认和管理、提升建档水平、开展学术研究、完善保护协作机制、维护实践场所、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等措施,实施协同保护行动。文化和旅游部和相关地方政府将积极支持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组织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做好该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实践。可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我国已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为国际非遗保护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

而当下,随着喜讯传来,各地的庆祝活动也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牵头申报省份及入选宣传展示主会场承办地,浙江省已从当日起至12月底,在多地举办“茶和天下共享非遗”主题庆祝活动、人类非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专题展、茶文化体验周和购物节活动等,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和体验我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深厚内涵。

叩响人类非遗的大门只是起点,更多精彩的中国茶故事,值得世界期待。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2年12月02日第11版)

记者:徐金玉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